国务院引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的发展与变革,是目前各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工作重点。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更好地促进教与学,是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和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下,于2022年8月4日成功举办“教师智能助手”主题系列工作坊。受疫情影响,本工作坊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在哔哩哔哩(B站账号链接:https://space.bilibili.com/36538703/)平台面向所有教育工作者同步呈现与互动。会议主要包括开场介绍、专家主题报告、联盟校教学案例展示和智能教育软件工具评估报告四大板块。
开场介绍
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顾小清教授为工作坊做简短开场介绍。顾教授首先对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做了简要介绍。她指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的资源和发展是“顶天立地”的,依托于AI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结果,结合教育领域智能社会治理的科学经验,致力于面向一线教学将研究成果落地。顾教授介绍了联盟已成功举办的一系列精彩活动,包括“全方位赋能·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论坛、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优质课例征集和专刊征稿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科技)应用及教学案例网络公开征集等。同时,她简要预告了联盟后续系列活动,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联盟校和区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一线教学融合。
专家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的汪琼教授做了《智能教学中的人机协同》主题报告。汪教授指出,从英国广播公司2018年报告来看,教育领域岗位并不会由于AI技术的推广而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但应用智能教学系统依旧会让一线教师产生被替代感。智能教学系统的算法不透明给教学设置了障碍,使教师失去了对教学任务的部分控制权,且智能教学系统应用的个性化学习设计思路给教师统筹集体教学带来了困难。基于此,汪教授提出,智能系统设计者需要设计更透明的系统执行逻辑,提升教师对于AI系统的控制权,设计小型化的教学工具。同时,一线教师和管理者需要尽可能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从需求出发推动AI系统的教学应用,实现智能教学中的有效人机协同。
联盟校教学案例展示
本次工作坊一共展示了四所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学校的实践案例,同时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对案例进行点评交流。
1. 案例一:《基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智慧教研》
无锡南长实验中学地理学科带头人王依群老师分享了《基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智慧教研》。她表示,无锡南长实验中学为了促进精准教研方式的形态改变,学校积极加入了人工智能教育实验研究联盟,并通过与联盟团队合作,明确了智慧教研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教师教研的发展方案,明确智能课堂教学分析技术,定制智慧教研的行动方案。联盟专家还为该校教师教研提供全流程支持,助力教师进行更具深度的教研反思。她通过南长实验中学同课异构活动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平台所提供的综合化应用服务功能。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翟雪松特聘研究员充分肯定了无锡南长实验中学的精准教研案例。他认为,学校利用智能系统将各种学校数据信息进行串联,教师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学校将平台功能进行了扩展性应用,为未来信息系统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并且,通过与高校合作,该校不断提升教研水平,翟教授希望未来学校能与高校和企业加深合作。
2. 案例二:《智能+助力教研:以跨学科项目为例》
夏锦陵老师展示了上海市曲阳第二中学作为上海市虹口区信息化实验校,将智能平台运用到日常作业和考试全教学场景的探索,并通过组建跨学科的教研组,形成智慧校本课程。他还分享了该校的“创”系列课程案例,形成从问题的提出、任务的实施,到课程成果在校园中运用的完整闭环,让学生结合多学科内容,设计制作一个“校园半自动垃圾分类箱”。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魏雄鹰老师对于该课程案例给予了较高评价。她认为该案例充分体现了最新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现了跨学科教学。通过采集学生过程性数据,后经过数据分析,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该案例最后成果能够成功地应用于校园,学以致用。整个教学过程中,跨学科的教研组功不可没,让校本教研有所突破。
3. 案例三:《基于学生阶段性综合作业的数学校本教研》
无锡南长实验中学顾梦娜老师分享了该校基于学生阶段性综合作业的数学校本教研案例,利用“智学网”平台,探索优化数学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她从班级、章节、题型三个层面,分析了校本教研实施的策略。她指出,智能作业分析技术能够助力教研范式的升级转变,有助于重塑教研新生态,并能够触发教师教学行为的科学改进,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式发展,引导教师关注作业质量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吴忭副教授指出,该校在精准教学中,利用对数学作业的数据分析,得到学生过程性评价。使用智能技术平台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培养教师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教学改进策略,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估。他建议,学校教研活动中可以与研究者和企业更紧密联系,三方合力,更专业地分析学生数据,得到过程性评价报告,并做进一步的跟踪分析。
4. 案例四:《利用AI工具助力语文写作》
江苏省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唐梦男老师和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沈晓峰老师共同分享了利用智能AI写作工具辅助完成语文习作修改的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智能AI写作工具的功能及特点,让学生学会整理并记录智能AI写作工具提供的修改建议,从而学习修改习作的角度与方法。利用AI写作工具减轻老师负担,提升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上海市虹口区语文教研员张红老师指出,AI技术能够成为助力语文教学的工具,如何恰当地使用工具取决于教师自身,合理使用AI工具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目前语文写作教学提倡精写精改,AI教学工具的介入很有意义。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AI工具在语文写作教学上的使用,AI工具是否能够有效鉴别出使用特殊表达方式的写作构思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联盟项目组智能教育软件工具评估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小组展示了《智能教育软件工具评估报告》进展。汇报人张博老师介绍了该报告的研究意义、指数建设、评估方法、实例示范、阶段性发现等五个方面。她指出,该报告对市场上常见的产品进行评估,探索了产品的发展现状与水平,赋能学校教育应用实践,推进全国智能教育发展,为工具研发者创新科学的软件工具提供未来发展方向和理论指导。团队将在未来根据数据评估结果对智能教育软件工具进行综合评估,并欢迎软件研发企业、学校教师、高校研究者加入团队的研究工作。
会议总结与联盟后续计划
最后,顾小清教授对本次工作坊做了简要总结,并对联盟后续活动进行预告。她表示,在年底联盟年会中,团队会针对《智能教育软件工具评估报告》做相应报告。同时,她再次分享了近期联盟学校能够参与的资源及方式,包括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活动、华东师范大学-云思智学教学数字化战略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活动、信息技术应用及教学案例展示活动、2022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
本次工作坊取得圆满成功,受到线上直播观众的一致好评,互动热烈,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表示干货满满,并期待联盟后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