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中的分析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发布者:戴静发布时间:2017-06-26浏览次数:149

“深度学习中的分析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研讨会主旨:

本次研讨会主要以王诗宇博士、胡艺龄博士、吴忭博士对自己的实验研究进行详实透彻的解读而开展,本次报告由吴忭博士全程主持。 王诗宇博士经过对理论基础、相关概念、实验操作实施步骤的详细解读认为:“测评学生的知识增长是教育领域里一个永恒不变的焦点话题。认知诊断模型(Cognitive diagnostic modeling) 作为现代测量学的经典模型,结合了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统计模型,实现对个体认知结构与加工技能的诊断评估。传统的认知诊断模型主要就学生在一次测验中的表现进行知识诊断,但学生的知识状态往往会随着学习的积累而随时间变化。”王诗宇博士将就如何对学生的能力变化轨迹进行测量展开讨论,引进一个将认知诊断模型和高阶隐马尔科夫模型(higher-order hidden Markov model)结合在一起的新统计模型,用以刻画学生的知识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这个新的建模框架利用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干预设计的有效程度,以及学生本身的背景信息等协变量对每个个体的知识状态发展进行还原。内容充实,逻辑性强,与参会老师学生积极互动,引起参会者的热烈讨论与一致好评。


secessfull2


胡艺龄博士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方面进行汇报。通过对项目的总体内容进行介绍,对一些核心概念(序列分析、眼动分析、静、动态问题、注视点等)进行解读。为了研究解决这两类复杂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模式,团队成员采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视线在兴趣区的焦点和在兴趣区之间的转移数据。研究结果为学生在不同那个类型问题和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采用的解决策略各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证据。我们也进一步探讨了该实验发现对问题解决研究和实践的启示。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多彩,汇报现场掌声雷动 吴忭博士通过几个相关生物、医学的案例引入今天的报告主题,并对该主题的背景进行了介绍:问题导向学习(PBL)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医学教育中首先提出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经过近半个世纪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不断普及和推广。但是目前对于PBL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性仍然存在争议。此外,PBL教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还面临许多本土化的问题。在本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还运用了会话分析方法,基于图示工具的知识建模等进行定量多维度分析,探索研究PBL学习的技术支持的有效分析方法,并试图通过分析结果对中国中医PBL教育的本土化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整个汇报过程,研究点新颖,思路清晰,与参会者互动良好,及时解决了很多疑问,赢得大家一致好评。


secessfully1


结语


本次研讨会过程中,参会者认真听讲,与报告人积极讨论、交流,学术氛围浓郁且不失轻松活跃,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学术报告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